中新网济南12月3日电 (李明芮)“儒学、新儒学与后新儒学:当代儒学发展的省察与反思”学术研讨会12月2日在山东济南开幕。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台北大学、台湾“中央大学”、首尔大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50余位学者与会,省察和反思当代儒学发展,为当代儒学发展献智献策。
“儒学、新儒学与后新儒学:当代儒学发展的省察与反思”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供图

“当代儒学发展已经进入‘繁星满天’的时代,但也需要反思过去,以便更好地开创未来。”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周易学会会长李尚信基于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对当代儒学领域出现的数十种原创学说进行了汇总和回顾。他指出,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十分切合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的发展方向,即以生生作为核心范畴来建构当代的中国哲学。尽管生生哲学是最有竞争力的哲学,但它不是唯一的哲学。任何哲学只要对成就生命和成就人发挥作用,它就是有用、有生命力且值得建构的哲学,因而要倡导多元的哲学。
台湾“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杨自平在致辞时提到,这次会议主题关注当代儒学发展,分别就儒学经典解读、儒学研究方法、当代儒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周易研究四大方面进行研讨。她认为,在现今人类世界正在面临巨大考验的背景下,儒学研究与时代的密切关联成为重要课题。“透过对儒学经典的现代诠释回应时代议题是现今儒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文智则结合自己在海外的观察思考,提出了对当代儒学发展的看法,即儒学有“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的传统,但现在已无法解决人心和社会的很多问题,因而需要做出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他指出,儒学目前内部探讨的内容极为丰富,但是比较封闭,还有需要深入思考的地方,但儒学中也有静坐工夫可以补足这一方面。

“儒学、新儒学与后新儒学:当代儒学发展的省察与反思”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供图
当天,研讨会也组织了主旨演讲环节,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黄玉顺,首尔大学哲学系教授郭沂,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林忠军,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台湾元亨书院创院院长林安梧等学者围绕当代儒学、东亚易学的研究现状,儒学的现代诠释及创造性转化等关键议题进行了阐述。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将持续至12月3日,除开幕式、主旨演讲外,还设置了7场小组发言。与会专家学者们的发言主题一方面涉及了对天道观、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仁学等儒家传统命题的创新性诠释,以及对牟宗三、熊十力、唐君毅等当代新儒家开创者的拓深性研究,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充分结合西方哲学及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果,着眼于回应现代性问题和适应时代需求而进行的儒学理论建构。
本次研讨会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周易学会、《周易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完)
中新社江西会昌12月3日电 题:专访赖声川:江西会昌戏剧小镇是多年梦想 冀文化力量滋养家乡小城
中新社记者 姜涛
“我这几天回来会昌时常会想,如果父亲知道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变成了一个戏剧小镇他会怎么想?如果他看到西北街现在的发展,而且自己儿子的戏在这里演出,我相信他会很高兴。”知名剧作家赖声川在位于家乡江西会昌老县城的赖家老屋一侧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感慨道。
近日,知名华人剧作家赖声川在江西会昌戏剧小镇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梁钦 摄
生在美国、长在中国台湾的赖声川坦言,父亲在他14岁时就去世了,江西会昌曾经跟自己距离很远,但父亲1947年离开家乡前在赖家老屋里面拍的一张照片让他印象非常深刻。“我知道他心中非常挂念家乡,20世纪80年代,我在美国收到家乡叔叔的来信,然后开始建立联系,我们打开了一扇朦胧的窗,从此不再是一棵没有根的树。”
2017年10月,会昌西北街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引入以赖声川为代表的特色戏剧文化,全力打造以“戏剧文化高地、戏剧产业基地、戏剧生活社区”为定位的会昌戏剧小镇,致力发展国际化的会昌戏剧季、打造年轻化的戏剧人才集聚区、建设市井化的客家生活美学地。
如今,步入正在收尾建设阶段的会昌戏剧小镇,一派忙碌景象。这里保留了原有老县城街区风貌,印刷厂改建而成的会剧场、由宗祠修葺而成的园林剧场、街屋改建的实验剧场及排练场,更有开放式的有容广场、赖家老屋广场、三角广场,贡水河之岸的全新小镇,所到之处皆有“戏”。
谈及打造戏剧小镇的初衷,赖声川表示最初的想法和计划是每年带一个戏到小镇来,希望家乡民众能够在小镇里面看到平时上海、北京甚至国际水准的演出。“慢慢让会昌变成一个有创作创意的年轻人想来、想待的地方,甚至会让他们产生漂在这里的想法,在这里得到一些营养,看看文化和艺术的力量能不能让这个地方变得更好。”
12月1日,知名华人剧作家赖声川返回家乡祖籍地江西会昌戏剧小镇指导演员排练。黄雯彦 摄
距会昌戏剧季揭幕还有月余时间,专程回到会昌的赖声川看了戏剧小镇的各个剧场,确认舞台、观众席、灯光很多细节方面的设计,并在排练场指导即将在戏剧季中上演的采茶歌舞版《暗恋桃花源》。“这是一种非常完美的传统跟现代结合的方式,我深深地感受到采茶歌舞和《暗恋桃花源》都有了一个新生命,并不是谁服务谁,而是一种一加一大于二的新鲜度。”
“会昌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地方,一路走来到现在,有戏剧小镇这一个全新的生命在往前走,我觉得除了感动还是感动,这是很难形容出来的一种情感和缘分。”谈及小镇历时多年终于要和大家见面最大的感触时,赖声川如是说。
赖声川称自己是一个喜欢做梦的人,而会昌戏剧小镇是他多年来经营的一个梦想。“我们非常努力地在这里探索打造出一种文化创意的生态,戏剧季期间我自己的三部作品上剧场《宝岛一村》专属版、新作《镜花水月》、采茶歌舞版《暗恋桃花源》将演出,虽然地方相对大城市有点偏远,但我们常常说它好在远,远离城市来看一场戏,你会发现它非常好玩。”
会昌戏剧小镇还设立“艺术家驻镇计划”“原创小剧场剧目驻地计划”等,赖声川认为,世界文化走向大不一定最好,小而精致小而美,像美国俄勒冈莎士比亚戏剧节和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都是小镇型戏剧节。“我们的戏剧小镇可以跟它们做一些连结,建立跨越国界、语言和文化的艺术创作和人才交流网络,就会打开很多可能性,我觉得这是非常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戏剧小镇的未来,赖声川谦称自己不敢有期待,只有梦想。“戏剧小镇开放后,我相信会昌能够成为中国赣南地区的一个文化磁场,所有喜欢剧场和戏剧的人会过来,好奇的人也会很多,为什么是一个小县城?大家会想到这个地方来看看,文化的力量自然就显现出来了。”(完)